不丹之旅。Day 5【普那卡】:: Punakha Dzong、普那卡吊橋

19 October 2018

早上,離開海拔3,000m以上的中部,駛回靠近西邊的城市(廷布與崗提之間)、只有海拔1,242m的Punakha普那卡。身體適應了高海拔的天氣,一下子回到1千左右,第一個感覺就是:很熱啊!(油光滿面的感覺又跑出來了)

Punakha曾經是不丹首都,直至1955年遷至Thimphu。不丹奉行政教合一,故此前首都的宗寺-Punakha Dzong(普那卡宗)-這個集國家歷史與宗教歷史一身的地方,直至現時為止仍然在皇室與國民心中位著超然地位。

Punakha Dzong
建於1637年,建築結構以至牆壁粉飾均精巧奪目,也是最大(或第二大)的宗寺,建於2條主要河流的交匯點,Pho Chu、Mo Chu、不丹人視之為父親河和母親河,地理位置上別具意義,而這裡也是不丹歷代國王加冕和結婚的地方。

可惜,歷年以來無數次的洪水泛濫和地震,不多不少也破壞了原始的建築,政府歷年來不斷為宗寺加固、重修,最近一次完成的是2010年的河道鞏固工程,故此我們仍然有幸欣賞其金碧輝煌的模樣。

從對面岸看過去,氣勢十足!

Punakha Dzong包含了行政部份和宗教部份,行政部份屬於政府辦公室,至今仍在運作,但不會對外開放。

進寺的入口樓梯十分阧斜。


宗教主殿一如其他宗寺、寺院,得僧侶們及信眾們飾心打理、無間斷供奉,整個空間一塵不染,即使對於佛教沒有太深認識(儘管已經聽了數天佛故...)的我們,進入殿內仍能感到那份安然寧靜,不過基於所有寺內部都不能拍照,一切回憶寧靜都只限留於心中。

摒除宗教元素,宗寺建築物的色彩和宏偉的結構裝飾亦令人賞心悅目。


  

庭院中的大榕樹更是靈氣所在!


近出入口有數幅可以供遊人拍照的宗教圖畫。

其中兩幅我的印像比較深刻,一來差不多每一定宗寺或者遊客紀念品店都會見到,二來名字比較簡單(頭腦太差勁~哈) :

Four Friends
表面是各種動物的合作,喻意是 動物與動物(包括人類)與大自然的和諧融合

Second Buddha的畫像
(Guru Rinpoche、藏傳佛教蓮花生大士、把佛教帶至不丹及在不丹傳揚的祖師)

離開Punakha Dzong不遠,導遊帶我們用更近的距離觀看美麗的母親河和父親河絕景,就是走不丹最長的吊橋:Punakha Suspension Bridge

車子停在路口,要走到吊橋的入口其實也要走廿多分鐘,猛烈太陽之下我們都汗流夾背。


有趣的是導遊以為我們是到此一遊般在橋中拍個照便算,豈料我們一邊拍一邊走著走著,走畢全程走到對面岸,還因為太熱的關係,在對岸的士多小店買雪糕吃。導遊在原本的橋口等又等,始發現我們不見了,跑過來找我們,十分尷尬。

🔻🔻 繼續閱讀 🔻🔻
⇉ Punakha住宿分享 (渡假式酒店) ⇇
Day 6 Punakha 普那卡 / Paro 帕羅


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🔻

其他不丹行程分享:
Day 1 Paro 帕羅 / Thimphu 廷布
Day 2 Thimphu 廷布
⇉ Thimphu市內遊 ⇇
Day 3 Gangtey 崗堤
Day 4 Gangey 崗堤
Day 7 Paro 帕羅
Day 8 Paro 帕羅
Day 9 Paro 帕羅


Comments